牙周牙龈资讯中心 Topics
精神性灼口综合症的心理学研究进展
作者:佚名 日期:2007年01月09日 来源:不详 浏览:

核心提示:

  摘要:随着心理学的迅速发展,精神性的灼口综合症(BMS)与心理因素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BMS患者的心理背景因素、心因性躯体症状、心理量表的研究分析,以及心理行为治疗的文献进行综述,为心理学角度治疗BMS提供了新的概念和方法。

     灼口综合症( Burning mouth syndrome BMS)的病因学分类,目前分为二大类,一类是有明确原因的,如血液病、Vit缺乏、牙源性因素、性激素紊乱、或炎症因素。另一类是心理因素引起的属于心因性疾病,临床上没有明确的局部和全身原因,常规治疗无效,而且持续时间较长的。[1~5]近年来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形成,心理因素与BMS的关系,以及BMS患者的心理行为治疗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已取得明显的疗效。本文就近年来有关BMS患者的心理背景因素、心因性躯体症状、心


理量表的研究分析,以及心理行为治疗的文献综述如下:
一BMS的心理背景因素
     近年来的许多研究发现,BMS的发病存在着某些心理背景因素;Bogetto等发现[6]发现72%的BMS患者在发病前6个月内存在着一定数量和一定程度的生活事件,并伴有明显的焦虑和抑郁。石小新等[7]发现152例BMS患者中有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紧张38.81%、恐癌症27.63%%、家庭生活事件18.81%、疑病症14.47%。Bergahl等[8]发现BMS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明显降低,存在着对自己健康的过分关注,敏感性增加。Trikkas等[5]认为焦虑和抑郁在BMS发病的开始起了明显的作用,而且发现患者存在明显的敌意和神经质。Lamey等[8]对BMS患者进行孔径大小的感知试验,结果发现患者对10mm直径以下的孔的盲测感有明显夸大的现象。Grinspan等[9]同样发现BMS患者存在有焦虑、抑郁和家庭生活负性事件的心理背景因素。岳玉敏等[10]得出同样的结论。我们的研究发现大部分患者均有心理背景因素的存在,主要有多虑、多思、疑病症(包括恐癌症)的为38%,生活负性 事件为21%,和生活问题、夫妻关系长期不和为16%,工作紧张、领导关系长期不和为13%,神经衰弱为5%,没有明显原因的为5%。
二BMS 的心因性躯体症状
     BMS患者除了口腔黏膜的灼热感和疼痛感以外,还存在着全身的躯体症状,这为我们临床上诊断心理因素引起的BMS有很大的帮助。常见的躯体症状除焦虑、抑郁以外,还有心血管系统、消化道、泌尿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的症状,并有精神神经系统的症状,如精神紧张、疑病、恐怖、个性的改变、睡眠障碍、容易疲劳、烦躁、神经衰弱、头昏脑胀等,但无器质性疾病可寻[4,5,8,9,11~13]。Brown等[13]对原发的不能解释的119例BMS患者,采用DSM Ⅲ-R诊断标准,进行躯体症状评估,与正常人比较,其中有9个指标明显增高,最多见的是抑郁(56,6%)、焦虑(33.6%)恐惧(31.1%),最少见的是烦躁(4.2%)和药物滥用(4.95%)。岳玉敏等[10]的调查也发现,82%患者存在恐惧心理,72%患者同时伴有喉部异物感、胸闷、气紧、叹气式呼吸等症状。我们的研究发现,BMS患者中,以睡眠障碍最多见,占91%,其中梦多易醒占梦多易醒的84%、早醒为75%、入睡困难为60%、睡眠过

相关阅读:

    上一篇文章:灼口综合症与心因性躯体症状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文章:关于口腔白斑
    0% (0)
    0% (10)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以下是对 [精神性灼口综合症的心理学研究进展]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关于我们广告业务联系我们版权说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kqq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口腔医学网 | 牙周炎 | 口 腔挂图 | 牙齿矫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