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是口腔科最常见的症状。必须详细询问有关病史及做针对性的检查,才能确定牙痛的病因,区分不同类型的牙病或非牙源性疾病所引发的牙痛。
一、病史要点
(一)现病史
1.疼痛的时间 起始时间、持续时间、发作间歇时间;有无夜间痛,是否夜间疼痛比白天
2.疼痛的部位 是局限的、可定位的,还是放散的或不定位的疼痛。如疼痛是放散的,须明确放散的范围。
3.疼痛的性质 是自发痛还是激发痛。如为自发痛,是阵发性还是持续性,或为持续性痛阵发性加重,是锐痛、
钝痛、跳痛、酸痛、胀痛还是烧灼样疼痛。
4.疼痛的促发因素 牙痛的发作或加重是否与以下因素有关,即温度刺激(冷、热),化学刺激(酸、甜饮食),机械刺激(触摸口腔颌面部某一部位,即“扳机点”),体位及头位的变化,说话、咀嚼、大张口、吞咽动作、气压变化(高空飞行)、精神情绪变化等。
5.近期是否正在接受牙病治疗。
(二)既往史
牙齿邻近组织的病史 有无上颌窦炎、化脓性中耳炎、颌骨骨髓炎、颞颌关节痛、颌面部肿瘤。
(三)全身情况
是否接受过头颈部放疗;有无上呼吸道感染、冠心病、高血压、血管神经性头痛症、癔病;是否正处于月经期、更年期。
(一)视诊及探诊
1.疼痛侧上下颌牙齿有无龋坏 应仔细检查牙齿的隐蔽部位,如邻面近颈部、与邻牙的重叠或相嵌处、义齿基牙、不良修复体边缘的牙齿、冠套已破损的牙齿。
2.牙有无充填物,充填物边缘与牙体是否密合,有咬殆接触的上下颌牙是否有不同金属的充填物或修复体。
3.牙体缺陷 有无牙颈部楔状缺损(wedge—shapeddefect)、重度磨耗(attrition)、牙隐裂(crackedtooth)、畸型中央尖(abnormal central cusp)、牙釉质内陷(dens invaginatus)、牙折(tooth fracture).
4.牙周情况 有无牙周袋(Periodontal Pocket),牙龈乳头有无红肿或坏死,牙周有无红肿面部及口腔内唇颊沟、上腭有无肿胀,张口度是否正常,有无已感染的拔牙创面。
(二)叩诊
垂直及侧向叩击牙齿时,有无不适或疼痛。
(三)咬诊
正中及侧方牙合时,有无早接触或咬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