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牙髓资讯中心 Topics
牙根纵裂
作者:佚名 日期:2007年01月09日 来源:不详 浏览:

核心提示:

  牙根纵裂(Vertical&nbsproot&nbspfracture,&nbspVRF)是指发生于牙根的纵裂,未波及牙冠者。其涉及到牙体、牙髓和牙周组织,是一种病因复杂,诊断困难,治疗和预后不佳的疾病。牙根纵裂在全口牙齿均可发生。国外文献报道多集中在做过牙髓治疗的牙齿(简称无髓牙根裂,VRF&nbspin&nbspendodontically&nbsptreated  teeth),国内以无龋、未进行牙髓治疗的牙齿(简称有髓牙根裂,VRF&nbspin&nbspnonendodontically&nbsptreated&nbspteeth)多见。

1  病因学研究

1.1  根管治疗对牙体组织结构的影响


>1.1.1  根管预备 无髓牙牙体硬组织脱水后,牙齿结构变脆;在传统的根管预备时,台阶预备去除了较多的根管壁,使根管壁显著变薄,减弱了牙根的抗折能力,易导致牙根纵裂;但随着近年来镍钛根管预备系统的广泛推广,特别是在弯曲根管的应用,使得这一因素的影响明显降低。

1.1.2  侧压力  根管充填时多采用侧向填压法充填根管。Morfis等将其研究的460个患牙分成A、B两组,在同样根管预备的基础上,A组采用侧向填压牙胶尖,B组在充填时未进行侧向填压。结果发现,A组牙根纵裂发生率为5.53%,B组仅为1.05%,两组差异显著。
  但一些学者发现,单纯的侧向填压并不是引起牙根纵裂的直接原因,除非是侧压力过大或牙根十分薄弱。Veera等的研究发现,上、下颌前牙在侧向填压牙胶尖过程中,引起牙根纵裂的负荷分别为17.2kg和6.2kg,而在侧向填压过程中牙根表面所受的压力应变仅为发生牙根纵裂所需压力的1~10%;研究认为,根裂是牙根根充时发生永久变形贮存在牙本质中或者是根充时有隐裂,因日后修复和咀嚼时的额外应力作用导致牙根纵裂。

1.1.3 &nbspVeera等将其研究的40颗上颌切牙分成四组,在同样根管预备的基础上,侧向填压时分别应用四种不同的根管封闭剂,实验结果有显著差异。

1.2  修复治疗对牙体组织结构的影响
为使牙齿更好的行使功能,恢复美观,多需要进行桩或桩核修复。牙根纵裂与桩道预备去除了较多的根管壁,削弱了牙根结构有关;也与不合适(直径过大,长度过长等)的桩核修复等有关。Sirimai等比较六种不同类型的桩核修复体与牙根纵裂的关系显示,聚乙烯合成纤维复合树脂桩发生根裂的几率最小,而传统的铸造桩核最易引起牙根纵裂。
另外,在桩或桩核粘固就位时敲击力过大以及桩的膨胀,也有可能导致牙根纵裂。

1.3  牙合创伤
    国内学者曾艳对39颗患牙的牙牙合情况和咬合应力分析发现,牙根纵裂绝大部分发生于中老年人第一磨牙的近中(颊)根,患牙牙合面均严重磨耗,50%以上的患牙牙合面出现非工作尖高陡、工作尖磨平、远中边缘嵴低平及深牙合面凹等改变,患牙均存在牙合创伤,接触牙合力最大,下第一磨牙近中根根尖部根管壁出现了较大的拉应力且集中于

相关阅读:

    上一篇文章:根尖第三段的充填
    下一篇文章:年轻恒牙的根管治疗
    0% (0)
    0% (10)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以下是对 [牙根纵裂]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关于我们广告业务联系我们版权说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kqq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口腔医学网 | 牙周炎 | 口 腔挂图 | 牙齿矫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