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牙膏集体弃用二甘醇
核心提示:
沸沸扬扬的国产二甘醇牙膏风波最终以“停用却不下架”的“双重标准”落下尘埃。
昨日,记者从中国牙膏工业协会证实,在国家质检总局上周末发出《关于禁止用二甘醇作为牙膏原料的公告》后,包括云南白药、美加净在内的老牌国产牙膏厂商均发出“不使用二甘醇”声明,目前“二甘醇风波”尚未在销售终端掀起退货风潮。此外,鉴于我国对含有二甘醇牙膏的安全性测定,国家质检总局表示并不会对相关产品进行下架和回收 二甘醇在牙膏生产中消失
“云南白药之前从未添加二甘醇,而是以甘油作为替代品”,对于国家质检总局上周末针对“二甘醇”发出的围剿令,云南白药健康产品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黄卫东透露,近年来二甘醇原料价格不断上涨,每吨已达11000-12000元,比其他保湿剂贵一倍左右。现在诸多企业已弃用了二甘醇,故该禁令对市场影响不大。
记者从中国牙膏工业协会证实,国家质检总局上周末发出《关于禁止用二甘醇作为牙膏原料的公告》,要求即日起牙膏生产企业不得使用二甘醇作为原料,并禁止含二甘醇成分的牙膏产品出口和进口。而此次风波的涉事企业美加净牙膏生产厂家——上海牙膏厂的罗厂长表示,被香港停用的“美加净牙膏(含氟)”是公司针对部分地区的低端市场所生产的产品。公司近年开发的许多新款美加净牙膏不使用该原料。而田七牙膏生产厂家——广西奥奇丽的负责人杨先生表示,从6月份起,二甘醇已经被公司弃用。
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秘书长相建强告诉记者,在牙膏风波之前,我国上规模的牙膏生产企业大概有30%在使用二甘醇,到了6月就只有10%。此次质检总局发出禁令后,二甘醇将从牙膏生产中基本消失。
在售二甘醇牙膏不下架
耐人寻味的是,国家技监局在发出二甘醇禁令的同时,亦表示鉴于我国对含有二甘醇牙膏的安全性测定,并不会对相关产品进行下架和回收。
记者走访了华润万家、百佳等几大超市发现,目前市面在售的国产牙膏品牌在成分标注上均未出现“二甘醇”字眼,只是按照系列的不同注上增加的成分。如“云南白药”牙膏特别注明添加了云南白药,“两面针”牙膏成分里特别提到了叶绿素、止血环酸等。“冷酸灵”添加了锶盐、钾盐、茶多酚等。超市牙膏柜台的销售员表示,二甘醇事件并未在销售终端引起对国产牙膏的特别“歧视”,云南白药等未添加二甘醇的国内牙膏品牌销量一直比较稳定,目前也没收到任何工商部门关于要对涉事风波牙膏实施下架的通知。 “在国家质检总局规定了不得使用二甘醇作为牙膏原料后,中国牙膏的出口正逐渐恢复。”三七牙膏生产厂家昆明牙膏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张经理告诉记者。而云南白药海外事业部总经理魏波透露,由于云南白药牙膏在研制之初就放弃了用二甘醇作为湿润剂,故自去年进军香港、台湾市场以来销量一直不错,也躲过了这次二甘醇风波。此外,记者从其他渠道获悉,目前国家正在加快牙膏“国标”化进程,相关规范将对牙膏从配方研发
,到选材、生产、包装等各个环节严格要求。
昨日,记者从中国牙膏工业协会证实,在国家质检总局上周末发出《关于禁止用二甘醇作为牙膏原料的公告》后,包括云南白药、美加净在内的老牌国产牙膏厂商均发出“不使用二甘醇”声明,目前“二甘醇风波”尚未在销售终端掀起退货风潮。此外,鉴于我国对含有二甘醇牙膏的安全性测定,国家质检总局表示并不会对相关产品进行下架和回收 二甘醇在牙膏生产中消失
“云南白药之前从未添加二甘醇,而是以甘油作为替代品”,对于国家质检总局上周末针对“二甘醇”发出的围剿令,云南白药健康产品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黄卫东透露,近年来二甘醇原料价格不断上涨,每吨已达11000-12000元,比其他保湿剂贵一倍左右。现在诸多企业已弃用了二甘醇,故该禁令对市场影响不大。
记者从中国牙膏工业协会证实,国家质检总局上周末发出《关于禁止用二甘醇作为牙膏原料的公告》,要求即日起牙膏生产企业不得使用二甘醇作为原料,并禁止含二甘醇成分的牙膏产品出口和进口。而此次风波的涉事企业美加净牙膏生产厂家——上海牙膏厂的罗厂长表示,被香港停用的“美加净牙膏(含氟)”是公司针对部分地区的低端市场所生产的产品。公司近年开发的许多新款美加净牙膏不使用该原料。而田七牙膏生产厂家——广西奥奇丽的负责人杨先生表示,从6月份起,二甘醇已经被公司弃用。
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秘书长相建强告诉记者,在牙膏风波之前,我国上规模的牙膏生产企业大概有30%在使用二甘醇,到了6月就只有10%。此次质检总局发出禁令后,二甘醇将从牙膏生产中基本消失。
在售二甘醇牙膏不下架
耐人寻味的是,国家技监局在发出二甘醇禁令的同时,亦表示鉴于我国对含有二甘醇牙膏的安全性测定,并不会对相关产品进行下架和回收。
记者走访了华润万家、百佳等几大超市发现,目前市面在售的国产牙膏品牌在成分标注上均未出现“二甘醇”字眼,只是按照系列的不同注上增加的成分。如“云南白药”牙膏特别注明添加了云南白药,“两面针”牙膏成分里特别提到了叶绿素、止血环酸等。“冷酸灵”添加了锶盐、钾盐、茶多酚等。超市牙膏柜台的销售员表示,二甘醇事件并未在销售终端引起对国产牙膏的特别“歧视”,云南白药等未添加二甘醇的国内牙膏品牌销量一直比较稳定,目前也没收到任何工商部门关于要对涉事风波牙膏实施下架的通知。 “在国家质检总局规定了不得使用二甘醇作为牙膏原料后,中国牙膏的出口正逐渐恢复。”三七牙膏生产厂家昆明牙膏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张经理告诉记者。而云南白药海外事业部总经理魏波透露,由于云南白药牙膏在研制之初就放弃了用二甘醇作为湿润剂,故自去年进军香港、台湾市场以来销量一直不错,也躲过了这次二甘醇风波。此外,记者从其他渠道获悉,目前国家正在加快牙膏“国标”化进程,相关规范将对牙膏从配方研发
,到选材、生产、包装等各个环节严格要求。
相关阅读:
TAGS:1
0% (0)
0% (10)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热销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