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牙龈资讯中心 Topics
奥硝唑治疗成人牙周炎疗效观察
作者:佚名 日期:2007年01月09日 来源:不详 浏览:

核心提示:

  奥硝唑为硝基咪唑类衍生物,具有抗厌氧菌和抗滴虫的作用,它是继替硝唑以后研制成的一种疗效高、疗程短、耐受性好的硝基咪唑类新药。本研究采用西安博华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奥硝唑片剂,对60例成人牙周炎进行治疗,以替硝唑为对照,采用双盲随机抽取方法进行临床研究。 牙周病是局部感染性疾病。细菌及其产物是牙周炎病的主要致病因素[1]  。螺旋霉素、替硝唑等药物能有效地抑制和杀灭牙周病原菌,它们对成人牙周炎的治疗作用已经临床证实。本试验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载体分别制备了螺旋霉素-替硝唑复方药膜、螺旋霉素-奥硝唑复方药膜。采用牙周袋内局部给药的方式治疗成人牙周炎,通过观察用药前后临床指标、细菌学指标及生化指标的改变,对这两组药物进行对比评价,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材料与方法

  1. 病例选择及分组  从门诊选择成人牙周炎患者60例185牙,其中男35例,女25例


,年龄18-72岁,平均42.5岁。奥硝唑治疗组30例105牙、替硝唑对照组30例80牙。所有受试者均无全身其他疾患,3个月内未服用过抗生素,半年内未做牙周治疗,妇女无妊娠。牙周情况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牙龈红肿、充血、糜烂,探诊牙龈出血,或伴牙松动、牙周溢脓,牙周袋深度 4mm,X片显示牙槽骨有不同程度的吸收。

   2. 牙周药膜的制备 取羧甲基纤维素钠,明胶海绵混匀后加蒸馏水并置水浴锅内加热,溶后得到复方胶液。将相同剂量的两组药物研细过200目筛,分别加入甘油、复方胶液和着色剂,搅匀后制成2种不同颜色,厚度均为0.2mm的薄膜。将药膜剪成相同的大小,放棕色瓶备用。每片药膜含药物0.8mg。

   3. 本实验采用双盲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将各组所对应颜色的未知药膜放置于牙周袋中,并观察记录其用药前后3天的生化指标、临床指标和细菌学指标。结果进行t检验。 3.1 龈沟液(GCF)收集和碱性磷酸酶(ALP)、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检测。刮除标本牙的龈上菌斑后隔湿,将Periopaper滤纸条插入颊侧近中的牙周袋内20秒后取出,立即置龈沟液测量仪(periotron 6000)并记录读数。随后将滤纸条放入盛有0.1ml磷酸缓冲液(PH 7.2)的小管中,室温放置50分钟后取出滤纸条,将剩余液体保存于4 C恒温箱中,24小时以内全自动生化仪测定ALP、AST水平。结果以U/ L表示。另外,根据计算机绘制出的标准曲线,将龈沟液仪显示的读数换算为龈沟液量,然后计算出龈沟液的ALP和AST水平(U/ L)。 3.2 临床指标   观察记录牙龈指数(GI)、出血指数(BI)。牙龈指数(GI)用Silness的牙龈指数分度法测定。 牙周袋深度(PD)、出血指数(BI)、用Mazza出血指数分度法测定。 3.3 细菌学指标   以无菌刮匙插入牙周袋底部,沿根面刮取菌斑,取出刮匙放于玻片上,滴一滴2%刚果红溶液混均,制成涂片,室温干燥,360g /L浓盐酸熏片后镜检,选择涂片均匀的视野计数200个细菌,记录细菌种类及相对比例。

   结果

  1. 各组用药前后细菌学指标(表1) 表1 各组用药前后细菌学指标(%) 组别 球菌 直杆菌 弯杆菌 螺旋体 奥硝唑 用药前 32.89 8.27 26.97 9.25 9.85 2.48 33.29 10.60 用药后 82.36 13.2

相关阅读:

    上一篇文章:什么样的粘膜溃疡会癌变?
    下一篇文章:口腔粘膜病组图
    0% (0)
    0% (10)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以下是对 [奥硝唑治疗成人牙周炎疗效观察]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关于我们广告业务联系我们版权说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kqq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口腔医学网 | 牙周炎 | 口 腔挂图 | 牙齿矫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