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根面龋发病的危险因素,为根面龋防治选择最佳方法。方法:对门诊老年人根面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牙龈萎缩、菌斑指数、年龄、吃甜食习惯与根面龋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根面龋明显增加而且多发于下颌磨牙、前磨牙,以近远中面为好发牙面。结论:牙龈萎缩、菌斑指数、年龄是根面龋发生的危险因素。防治老年根面龋应消除各种致病因素,早期防治,以保护天然牙列的完整性。
【关键词】牙根面龋;老年人;牙龈萎缩;菌斑指数
根面龋是老年人常见的口腔疾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龋患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中老年人的牙齿健康,现已受到重视。本组就2002-2004年我们收集的老年根面龋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探讨根面龋的发病因素及有效的防治方法。
.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 2002年
10月-2004年10月,对60-70岁的口腔门诊患者500例的782颗牙,按WTO的标准进行口腔检查,发现根面龋的患者有225例,占总检查人数的45%,共计490颗牙患根面龋,占检查牙总数的62.7%。男性140例,女性85例,检查者为作者本人,检查项目有:牙龈萎缩情况、磨耗情况、根龋及菌斑、戴活动义齿情况等。
二、方法 根面龋诊断标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国立牙病研究所(NIDR)推荐的标准。1病损位于根面,颜色从淡黄到棕黄色,探软或发涩,有浅的或深的缺损。2病损位于釉牙骨质界时,面积1/2以上位于根方计为根龋,否则按冠龋计。3位于根部的继发龋也计为根龋。
1. 根面龋的检查 采用口镜,探针及X光牙片。用探针检察邻面有无龋,如果是颈部收缩区,患者可出现酸痛感,表面粗糙,并有凹陷,还可以拍X光片以辅助诊断,由于X光牙片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不可仅凭X线片诊断,必须对照患牙检查方可确认。根面龋多为表浅、广泛、龋坏常沿颈缘扩展,有时甚至围绕牙颈部一圈呈环状,患者多无自觉症状。
2. 牙龈萎缩检查 测量釉牙骨质界到龈缘的距离,以mm为单位。
3 .菌斑指数检查 0:用探针轻刮无软垢;1:肉眼看不见,但轻刮探针尖可见软垢;2:肉眼可见软垢,但少于牙冠的1/2;3:软垢超过牙冠的1/2。
4 .牙周袋检查 用牙周探针检查根面龋所在牙的牙周袋。
结 果
本组老年根面龋患病率达45%左右,根面龋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多,如表1~表3。
表1 500例门诊老年人根龋的情况(单位:人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