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矫治资讯中心 Topics
“2×4”技术联合上颌后牙平面式合垫及颏兜在替牙期反合矫治中的应用
作者:韦名浪 日期:2011年10月08日 来源:互联网 浏览:

核心提示:目的 探讨“2×4”技术联合上颌后牙平面式牙合垫及颏兜对替牙期反牙合的矫治作用。方法 选择15例替牙期反牙合患者,采用“2×4”技术,上颌戴后牙平面式牙合垫,使用改良式长拉钩颏兜对上颌进行前牵引。

作者:韦名浪 作者单位:广西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广西宜州546300

  【摘要】 目的 探讨“2×4”技术联合上颌后牙平面式牙合垫及颏兜对替牙期反牙合的矫治作用。方法 选择15例替牙期反牙合患者,采用“2×4”技术,上颌戴后牙平面式牙合垫,使用改良式长拉钩颏兜对上颌进行前牵引。矫治前后拍头颅侧位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矫治后SNB角、ANB角、下颌平面角、下前面高增大,上切牙牙轴唇倾,下前牙牙轴舌倾,下颌后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凹面型明显改善。结论 “2×4”技术联合上颌后牙平面式牙合垫及颏兜能有效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 改善面型。

  【关键词】 “2×4”技术;颏兜;牙合垫;替牙期;前牙反牙合

  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早期多为牙源性和功能性因素造成,如不及时矫正,易形成骨性Ⅲ类错牙合,对咀嚼功能、容貌以及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对替牙期前牙反牙合进行矫治的方法很多,笔者通过“2×4”技术联合上颌后牙平面式牙合垫及颏兜对其进行矫治,取得满意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组纳入2007年1月~2009年1月期间在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正畸病人15例。其中,男5例,女10例,年龄9~11.5岁,平均10.5岁,均处于替牙期。病例的选择标准如下:①上颌位置正常或仅轻度后缩,下颌轻中度前突;②磨牙为近中关系;③有4个以上前牙反牙合;④反覆牙合Ⅱ度以上,反覆盖为3~4mm;⑤下颌可后退至切牙呈对刃关系;⑥无明显颞下颌关节症状;⑦全身状况良好,无严重全身疾病,牙周组织健康。

  1.2 矫治方案

  采用“2×4”技术联合上颌后牙平面式牙合垫及颏兜进行矫治。①口内粘2×4矫治器。A.下颌在唇面粘标准方丝弓托槽。若下切牙存在拥挤,先用镍钛丝排齐,若下切牙存在散在间隙,则除加大弓丝后倾曲以外,另在方丝两端距磨牙颊面管近中5mm处各弯制一个Ω曲,并将该曲与第一磨牙带环拉钩用弹力线牢固结扎,这样既能起到稳定弓丝作用,又可在压低下切牙的同时,关闭下切牙散在间隙并内收下前牙。若下切牙区不存在间隙,则弓丝末端Ω曲与颊面管接触,末端回弯,以防弓丝脱出。B.若上切牙存在明显的扭转、拥挤、散在间隙以及因切牙牙冠过长形成反向纵牙合曲线者,应同时使用上颌“2×4”技术。C.全天使用Ⅲ类颌间牵引调整后牙关系,力量为每侧约100g。②上颌戴用后牙平面式牙合垫。牙合垫为平面式,采用邻间钩固位,双侧尖牙处放置牵引钩,如上颌不上“2×4”矫治器,则在反牙合牙舌侧加双曲舌簧。牙合垫的高度以切牙脱离锁结0.5~1.0mm为标准。在反牙合解除后,逐步调磨降低牙合垫高度,直至磨牙重建牙合后才摘去牙合垫。③颏兜为改良式长拉钩颏兜。将大小合适的橡皮圈挂于口内牙合垫尖牙处牵引钩和颏兜拉钩上,每侧力量约500g,每天戴用12~14h,对上颌进行前牵引。

  1.3 研究方法

  测量治疗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对测量结果采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本研究病例治疗时间最短为3个月,最长为9个月,平均为6个月。经矫治,所有患者反牙合解除,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正常,第一磨牙呈中性咬合关系,下颌后移,侧貌明显改善。

  2.2 头影测量结果显示:SNA角、SNB角、ANB角、下颌平面角(FH-MP)、下前面高(ANS-Me)增大,上切牙牙轴(U1-SN)明显唇倾,下切牙牙轴(L1-MP)明显舌倾,见表1。表1 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 (略)

  

相关阅读:

    上一篇文章:保留后牙局段烤瓷牙成人错合畸形患者的矫正效果观察
    下一篇文章:著名牙科诊所运营管理经验访谈一赛思口腔
    0% (0)
    0% (10)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关于我们广告业务联系我们版权说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kqq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口腔医学网 | 牙周炎 | 口 腔挂图 | 牙齿矫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