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损伤资讯中心 Topics
非手术复位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盛军 日期:2011年10月22日 来源:互联网 浏览:

核心提示:我科自2000年以来采用牙弓夹板行颌间牵引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57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盛军

  [关键词] 下颌骨;骨折;颌间牵引

  我科自2000年以来采用牙弓夹板行颌间牵引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57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资料57例下颌骨骨折病人中,男性36例,女性21例,年龄在15~54岁。

  1.2 骨折类型及部位下颌骨单发性骨折24例(正中部8例,颏孔区7例,下颌角区3例,髁状突骨折6例);下颌骨多发性骨折27例(下颌骨体部22例,下颌骨体部伴升支部2例,下颌角并髁突骨折1例,下颌骨体部伴髁突骨折2例);下颌骨粉碎性骨折6例(下颌骨体部6例)。

  1.3 治疗方法首先以手法复位把错位的骨折断端恢复至正常位置,对肌牵引力大的断端利用旁边坚固牙以钢丝结扎固定复位后,把牙弓夹板固定在上、下颌牙齿的唇颊侧面上。根据骨折需要复位的方向,用小橡皮环套在夹板的挂钩上行弹性牵引,逐渐使上、下颌牙齿恢复至正常咬合关系。牵引时避免橡皮环过多,牵引力过大,造成断端疼痛,并经常调整牵引力的大小和方向。术后嘱患者流质营养饮食,每日漱口数次,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同时给予抗炎、抗感染治疗。一般在4~6周拆除夹板,并立即行颞颌关节功能恢复性锻炼。

  1.4 疗效评价结果颌骨骨折复位的标准是恢复患者原有的咬合关系[1]。术后复查患者的咬合关系情况,治疗结果见表1。表1 术后患者治疗效果(略)

  2 讨论

  颌间牵引固定下颌骨骨折是靠上、下颌牙齿尖窝锁结实现骨折段的复位,若骨折两端的关系不能正确复位对合,则咬合关系无法恢复正常[2]。因此下颌骨骨折发生后应及早处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选择的病例都在骨折端发生纤维性错位愈合之前,骨折发生至就诊时间最短1 d,最长12 d,能够通过手法复位达到解剖复位或功能复位的要求。在下颌骨单发性骨折的病例中往往都是闭合性线性骨折,由于骨折时间短,骨折端尚未纤维性愈合,手法复位无明显阻挡,容易达到正常位置,采用颌间牵引固定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如本组中有22例(91.67%)患者都达到了正常咬合关系。其中2例为单发性髁突骨折,因髁突错位比较明显,手法复位困难,虽经患侧磨牙区橡皮垫行颌间牵引固定后仍未能使髁突复位,咬合关系差而改行手术治疗。下颌骨多发性骨折在早期通过手法复位往往能达到骨折端的功能复位要求,上、下颌牙齿的尖窝锁结基本相对,再利用橡皮环弹性牵引,能使其逐渐恢复至正常咬合关系。但由于多发性骨折的骨折段移位明显,颌面肌群牵引力强大,患者试图张口进食、言语造成骨折端移动而发生牙弓夹板松动现象,因此多发性下颌骨骨折的咬合关系恢复不如单发性的效果理想。上述病例中有8例(29.63%)未能达到正常咬合关系。对于下颌骨粉碎性骨折,我们在临床中选择的病例大都是闭合性创口或开放性创口,骨质缺损不多,移位不明显,通过手法复位就能实现上、下牙齿的尖窝锁结相对。这些病例我们通过颌间牵引固定取得较理想的效果。但由于骨折碎块不能很好的复位,对患者面容形态有一定的影响。与手术复位相比,颌间牵引固定术最大的不足是:颌间固定后患者不能进食,下颌不能运动,给颞颌关节带来不利影响,且患者口腔卫生差,术后患者张口困难,需行颞颌关节功能的恢复性锻炼。由表1我们看出颌间牵引固定术对下颌骨骨折的疗效达到良好的咬合关系。因此,虽手术复位有其复位可靠性高,能打开咬合,患者能进食的优点,但在基层医院颌间牵引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仍是患者可接受的较为理想的方案。

  [参 考 文 献]

  [1] 邱蔚六.颌骨骨折―口腔颌面外科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85.

  [2] 段 瑞,李永生,张晓林.坚固内固定术后颌间牵引对颌骨骨折复位效果影响的临床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3,19(2):98-99

  (丹江口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湖北 丹江 442700)

上一篇文章:奥硝唑局部治疗智齿冠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文章: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
0% (0)
0% (10)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关于我们广告业务联系我们版权说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kqq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口腔医学网 | 牙周炎 | 口 腔挂图 | 牙齿矫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