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搜索:
颌面外科资讯中心 Topics

下颌骨角化囊肿怎么办

作者:佚名 日期:2010年09月15日 来源:不详 浏览:

核心提示:下颌骨角化囊肿由于其生物学特性及较高的复发率,临床治疗通常采取较为激进的方法,如截骨、剜除术等。但对于口腔颌面部较大的牙源性角化囊肿,可能导致大面积的骨质缺损,需要进行植骨,给修复重建带来困难,影响患者的面部外形。 方法:对2例下颌骨大范围牙源性角化囊肿的患者进行了减压或造袋术治疗。 患者一:男,39岁,囊肿范围从左侧第二磨牙到右侧第二前磨牙,右尖牙、左侧切牙和左尖牙侧向移位; 患者二:女,21岁,囊肿范围从右侧下颌孔到左侧第一磨牙。在囊肿部位备引流孔,置入橡皮管引流,术后运用负压装置,并教会患者使用注射

下颌骨角化囊肿由于其生物学特性及较高的复发率,临床治疗通常采取较为激进的方法,如截骨、剜除术等。但对于口腔颌面部较大的牙源性角化囊肿,可能导致大面积的骨质缺损,需要进行植骨,给修复重建带来困难,影响患者的面部外形。

方法:对2例下颌骨大范围牙源性角化囊肿的患者进行了减压或造袋术治疗。

患者一:男,39岁,囊肿范围从左侧第二磨牙到右侧第二前磨牙,右尖牙、左侧切牙和左尖牙侧向移位;

患者二:女,21岁,囊肿范围从右侧下颌孔到左侧第一磨牙。在囊肿部位备引流孔,置入橡皮管引流,术后运用负压装置,并教会患者使用注射器和盐水自我引流。

结果:术后1年,第一例患者,囊肿范围明显缩小,有骨质形成和改建,然后进行二期手术治疗,无需植骨;第二例患者,CT显示囊肿范围明显缩小,骨愈合,然后二期手术,X线和临床检查显示患者没有任何面部畸形。

结论:减压术或造袋术作为治疗大范围牙源性角化囊肿的一种保守方法,可保存相应的解剖结构(如累及的牙齿、下颌管以及上颌窦)。通过降低囊内的压力,囊肿的体积明显缩小,从而可以诱导阻生牙的萌出和新骨的形成,成为临床较为理想的治疗选择。当然,该方法也存在相应的不足,如:需要进行二期手术、疗程较长等。

2.正压力对牙源性角化囊肿的影响

囊内的液体压力对牙源性囊肿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本研究观察了囊内正压力对IL-1a、金属基质蛋白酶(MMPS)和PEG2在牙源性角化囊肿中表达的影响,从而探寻该压力是否可以导致相应细胞因子的生成和刺激破骨活动的加快。

结果显示:囊内的正压力可以使牙源性角化囊肿内皮细胞的IL-1a mRNA和蛋白质高表达,使MMPS的含量增加,同时牙源性角化囊肿中纤维原细胞和内皮细胞的PEG2含量也增加。

该正压力引起的作用可以通过拮抗IL-1a受体加以抑制。重组人IL-1a能促进MMPS和纤维原细胞中PEG2的分泌。而且,在纤维原细胞中rhIL-1a还能促进巨噬细胞刺激因子mRNA的表达,由rhIL-1a刺激生成的PEG2又可以使RANKL的mRNA高表达。可见,正压力通过刺激牙源性角化囊肿内皮细胞IL-1a的表达而对囊肿的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3  下颌骨角化囊肿_外周牙源性角化囊肿

牙源性角化囊肿可发生在口腔颌面部的任何部位,占颌面部牙源性囊肿的3%~12%,由于其具有侵袭性的临床行为而倍受关注。本研究描述了1例位于上颌尖牙区牙龈的牙源性角化囊肿及其不同的诊断方法,较为罕见。方法:1例患者在上颌左侧尖牙和第一前磨牙间的牙龈处可见一黄色的结节。

临床检查结果显示:根尖周脓肿、牙周脓肿或牙周囊肿。不同的诊断包括:牙龈囊肿、神经瘤、神经鞘瘤及间质瘤。在切除活检时,囊肿破裂,囊内容物表明为典型的牙源性角化囊肿,组织学检查证实了牙源性角化囊肿的诊断。由于外周牙源性角化囊肿的侵袭性不强,采取了保守的手术治疗,并密切随访。

结果:有文献报道的外周牙源性角化囊肿仅有13例。现在还不清楚外周牙源性角化囊肿与骨内的牙源性角化囊肿是否具有相似的临床行为和复发率。结论:该研究为较罕见的外周牙源性角化囊肿提供了新的病例,可使临床医生对该病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掌握。

相关阅读:

    上一篇文章:颌骨发炎病因是什么
    下一篇文章:下颌骨痛的症状
    0% (0)
    0% (10)
    文章签收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以下是对 [下颌骨角化囊肿怎么办]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